
行走在天宝镇墨溪村,只见田畴阡陌纵横,由荒草地和荒废香蕉林建设而成的墨溪土地开发项目,迎来了第一批水稻丰收。李东河一行与农技人员、村主官等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进出平衡”、耕地保护示范点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和基层农业工作者、种植户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听取芗城区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进行交流探讨,听取意见建议。
李东河强调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耕地保护是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国之大者”。
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园改耕”模式,通过对历史形成的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进行改造整治,深挖补充耕地后备资源潜力。
要落实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层层压实责任,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长牙齿”“零容忍”的硬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市直责任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导检查,确保所有问题按时限要求清零见效。
要健全监管体系。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持续健全“市级督导、县级主体、乡镇处置、村级哨兵”监管体系,严格落实源头预防、闭环管理、监管审批、责任追究机制,切实把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
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耕地保护意识,从源头预防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的发生,确保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取得实效、形成长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